月饼系列
锦绣贵礼
大美中国
姑苏颂月
贵礼
感恩
相伴时刻
苏式经典
时尚悦礼
美好祝福
明月
万事如意
锦绣贵礼
姑苏颂月
       苏式特产
纸盒状元饼
纸盒玉露酥
纸盒桂花酥
纸盒太史饼
小礼盒绿豆糕
纸盒精制云片糕
小礼盒凤梨酥
苏州园林糕
苏州老八锦
大礼袋枣泥麻饼
大礼袋椒盐麻饼
特级大圆麻
蟹壳黄(甜味)
蟹壳黄(咸味)
礼袋豆腐干
大盒甜味豆腐干
大盒五香豆腐干
大盒原味豆腐干
大盒鲜辣豆腐干
大盒原味豆腐干
大盒甜味豆腐干
大盒甜味豆腐干
大盒五香豆腐干
袋装豆腐干(甜)
袋装豆腐干(辣)
老桃酥
雪麦酥(桂花味)
雪麦酥(原味)

新闻资讯

中秋月饼团团圆圆 试问中秋文化有哪些?

 中秋月饼团团圆圆 试问中秋文化有哪些?

 

 中秋节传说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较近,月亮较大显圆较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 “ 正月十四 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 ” 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 . 名为 “ 追月 ” 。
 
       中 秋 起 源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记念殷周太师闻仲的 “ 边薄心厚太师饼 ” ,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至汉朝张骞自西域带回核桃、芝麻与花生的种子后,市面上出现了新馅心高质量的 “ 胡饼 ” 、 “ 麻饼 ” 与 “ 花生饼 ” 。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 “ 红菱饼 ” 。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确的记载 “ 八月十五谓之中秋 ” 。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这也跟人们相传元末时朱元璋(另一说法为其军师刘伯温)利用民间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饼的习俗,包字条于饼馅中,秘密通知大家统一起义行动的时间,一举灭元建明,从此月饼更被赋上了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意义。

       中 秋 食 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较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 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傣族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 。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江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团 圆 之 意

 至于月饼何以能寓团圆之意。苏东坡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道出了人们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愿望。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中华游子莫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是炎黄子孙,不论离国多远、离乡多久,一到中秋就会想起月饼,眷念亲人。




 
版权所有©苏州观萱楼食品厂
电话:0512-66629020
手机:13915589594 / 13812658945
总部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穹灵路2295号东楼2楼
在线客服

微信客服